“治病”和“治未病”,一字之差可致天壤之别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先后印发实施《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5个专项行动,其中慢性病防治专项行动就占了4个,针对主要的慢病问题来开展专门防控,还有6个有关健康影响因素干预专项行动,这6个行动实际上也是针对慢病预防开展的。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曾向世界宣布:人的健康和寿命,15% 取决于遗传基因,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占7%,个人的生活方式占60%。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健康,这就包括我们对于健康理念的认知,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便是从“治病”到“治未病”的转变。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已流传千年
追求健康的生活和更长的寿命,是全人类的愿望,早在数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尤其重视保养生命、益寿延年,特别是通过中医药“养生”和“治未病”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说明高明的医生治病重在预防。
从“治病”到“治未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完全不同的健康理念。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我们往往认为生病了才需要看病吃药,甚至有些人讳疾忌医,在病情较轻的时不愿去医院,一直拖到病入膏肓才不得不去。
“治未病”与健康中国行动
2019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出重要批示: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有效提升健康素养,在全社会加快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在健康中国战略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治未病”,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规律作息
中国自古就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而这也是“顺应自然”的体现。而现代人熬夜、赖床等习惯,显而易见是不利于健康的。
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应该遵从阴阳变化规律,才能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白天,人体的阳气运行于外,推动着脏腑组织器官进行各种机能活动,所以白天是工作或学习的最佳时机;夜晚人体的阳气内敛而趋向于里,则有利于机体休息以便恢复精力。
此外,根据四季的变换,日常起居也应做适当的调整。《黄帝内经》称:“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
二、合理饮食
人体想要保持健康状态,提高重要器官功能,荤素搭配要合理,需要的营养物质都要获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我国居民每日摄入禽畜肉(如猪、牛、羊、鸡等)40-75g,同时,日常膳食中应增加鱼类和水产品的摄入量,也达到40-75g。
此外,从中医的角度看,还应根据食物的温热寒凉属性,以及自己的体质和季节的变化,合理选用。例如,体质偏热的人,可适当食用些寒凉的食物;夏季也可适当食用寒凉的食物;而若想食用一些寒性较重的食物,可通过添加一些属性相反的调料烹饪,以起到中和的作用,如螃蟹配生姜后再进行食用。
比较特殊的方法还有“药膳”——由药材、食材和调料三者烹饪而成,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物的美味,让人们在享受美味中进行调理,促进身体的健康。但药膳并非人人都适用,建议大家咨询专业医生后,选择适合自己的种类进行食用。
三、适量运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喻经常运动可以不因外物的侵蚀而变坏,而放到人体身上,也是这个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年轻人可以选择球类运动、跑步、游泳等;年长者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较为平缓的运动;而被很多人热衷的广场舞,也不失为一种运动养生的方式。
四、心态平和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周遭事物的变化,不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或者暗自神伤,也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时常起伏不定,乐观、愉快、平和地生活,这样才能有助于健康长寿。
五、定期体检
若想做到“未病先防”,除了注意日常的起居、饮食、运动等,定期体检也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的状态、发现身体中的小问题,才能将疾病消灭在萌芽时期。
无论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还是个人健康的需求,我们的健康观念都应该尽早从“治病”向“治未病”进行转变。
NMN是大健康时代的主角。
大健康的根本在于“预防”,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在重大慢性疾病出现前,将机体的免疫状态调整到更好的状态,从根本上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慢性病本质上是自然康复周期受阻的结果,尤其是新陈代谢和细胞水平的紊乱,比如细胞修复能力弱。当细胞陷入不完全恢复和再损伤的循环中,无法完全痊愈时,便会导致慢性疾病。
2013年,哈佛大学David·Sinclair(大卫·辛克莱尔)博士曾在《cell》(世界权威生命科学期刊《细胞》杂志)发文称,“一种名为NMN的物质可以转化为体内NAD+”。2017年,他又在《Science》(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又一项研究证实,通过补充NMN,能使年长小鼠细胞修复DNA损伤的能力提高。综上所述,NMN能通过修复DNA的功能修复机体的受损细胞,稳定新陈代谢和细胞水平,优化人体的自然康复周期,从而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目前,人们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和意识还相对薄弱。而大健康产业的根本,是治未病,也是所谓的预防。NMN作为大健康领域里的佼佼者,既能为国民提供慢性病预防的有力保障,也是大健康产业的投资优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