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秘“不老药”NMN类物质最全功能,四川大学团队详尽解读
编者按
虽然从被发现至今已经过去了近115年,辅酶NAD+依然是目前生化医学研究的一大焦点。NAD+广泛参与有机体内的多种基础生理活动,借此干预能量代谢,DNA修复,表观遗传修饰,炎症,生物节律和压力抗性等关键细胞功能。大量实验数据显示,NAD+缺乏与包括代谢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在内的多种疾病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是对近年来NAD+代谢与疾病方面研究最新突破的总结。
01
NAD+代谢
NAD+稳态
NAD+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物之一,长期处于一种由生物生成、消耗、循环和降解构成的稳态中。(关于NAD+生物合成以及循环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本号也已经做过极为详尽的介绍,故本篇编译将跳过这部分内容,如果有读者对这一主题感兴趣,欢迎阅读过往推文:全面解析抗衰老物质NMN究竟是什么)
NAD+消耗
生物体内的NAD+会被多种关键酶作为共同底物使用,参与大量至关重要的生物过程:
Sirtuins蛋白家族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从酵母菌到人类体内,这种蛋白都扮演着同样的功能)的去乙酰化酶,它们能够通过结合并消耗NAD+,对细胞的氧化代谢和压力抵抗做出调整。
PARPs是促使细胞对异常刺激做出反应的关键酶。严重的外界侵袭将会触发PARPs的持续性激活,从而造成NAD+耗竭,引发细胞死亡。
CD38则需要通过消耗NAD+来生产ADPR,2dADPR,NAADP和cADPR等二级信使,引导一系列生理活动,CD38目前被认为是衰老过程中NAD+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神经细胞中的SARM1也是一种重要的NAD+消耗酶。
通过测量这些关键酶的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可以发现,CD38和PARP1是细胞内最主要的NAD+使用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D38的表达会在衰老过程中显著升高,而抑制CD38和PARP1都能够显著提升组织中的NAD+,并且提升SIRT1的激活水平。
NAD+甲基化
NAD+在经由上述酶使用后,会被转变为烟酰胺(NAM),这些烟酰胺一部分会进入补救通路,被NAMPT再次转换为NAD+,剩余的部分则会在NNMT和CYP2E1酶的作用下发生甲基化,然后被机体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由于NNMT的米氏常数远高于NAMPT,因此通常来讲机体内部的烟酰胺会优先被进行甲基化处理并排除体外。另外,提升肝脏中甲基化烟酰胺和NNMT的表达水平,能对SIRT1起到稳定作用,促进糖和胆固醇代谢。

NAD+代谢与生理功能总览
NAD+的系统性稳态
NAD+经由上述过程,在各个组织间循环流通并形成稳态。不过, NAD+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水平有明显差别。这部分上是由于NAD+合成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所决定的。以烟酸为例,这种前体基本只能够被脾脏,小肠和胰腺的等器官转化为NAD+。
NR和NMN是两种能够直接显著提升细胞内NAD+水平的前体。NR由于分子相对较小,可以直接穿入细胞,被转化为NMN后再转化为NAD+。而NMN由于分子过大,曾被质疑是否能够直接进入细胞,然而近期有研究指出,小肠中的Slc12a8蛋白能够直接将NMN转运进细胞内部。
总体来讲,目前学界对NAD+稳态的的理解依然较为粗糙,虽然模型已经初具体系,但仍有大量关键细节缺失,探明并进一步完成现在模型中缺失的细节,应当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细胞内NAD+稳态
02
NAD+代谢与生理功能
NAD+维持氧化还原稳态
维持细胞内氧化物与抗氧化物的平衡,是细胞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但是,污染物、营养波动和感染等不良刺激,都会导致活性氧的大量产生,破坏氧化还原稳态,对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造成破坏,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和炎症反应。
研究显示,NAD+不足会加剧疾病中氧化应激反应的剧烈程度,而补充NAD+则能通过提升谷胱甘肽和一系列抗氧化酶的水平和活性,起到氧化保护作用。此外,包含SIRT3在内的众多NAD+依赖酶,也能够对ROS生产酶的活性进行调控,进而保护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稳态。

NAD+代谢调控氧化还原稳态
NAD+维持基因组稳定
NAD+除了能够介导Sirtuins和PARPs对DNA损伤进行修复外,它自身也是NHEJ(非同源性末端接合,一种重要的DNA修复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缺乏NAD+会造成严重的DNA损伤修复障碍,造成大量DNA损伤累积,引发基因组不稳定。

NAD+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NAD+调节免疫力以及炎症水平
NAD+除了自身能够通过提升溶酶体功能减缓过高的炎症水平外,其代谢过程中必要的NAMPT酶也是调控免疫力的重要环节。NADPH所介导的氧化还原信号亦是细胞免疫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
01
NAD+代谢异常所引发的病变
辅酶NAD+参与了生物体内大量关键的生理过程,它的代谢异常将会严重影响细胞和组织的健康。通常来讲,根据组织类型的不同,细胞内的NAD+水平会在0.2~0.5毫摩之间波动。但是任何生理刺激或细胞压力都会大幅影响NAD+的稳态,造成代谢异常。
NAD+与感染
外部病原体造成的感染通常会导致机体生成大量的ROS,进而对包括DNA在内的生物大分子造成破坏,而NAD+则能通过激活PARPs进行损伤修复。同时,PARPs还能通过NF-κB对CCL2-CCR2信号通路进行调控,激活NK细胞,对病毒进行清除。同样依赖于NAD+的Sirtuins和CD38+也都是机体对抗感染的主要方式。
目前已知有数种病毒的感染都会严重影响NAMPT和QPRT等NAD+关键合成酶的翻译,造成机体NAD+水平大幅下降,加剧感染对机体造成的侵害。
NAD+与衰老
大量实验数据显示,人体多种组织中的NAD+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目前学界认为,这种现象是由NAD+消耗的增加或其合成能力减弱所导致的。目前对于后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AMPT上,然而相关研究存在许多争议和矛盾结果,相比之下,NAD+消耗加剧方面的证据则要更加充分。
NAD+缺乏加速衰老
NAD+水平下降是生物功能紊乱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大量动物实验显示通过NR和NMN对NAD+进行补充,能够起到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功效。
NAD+下降引发线粒体功能异常
线粒体功能异常是衰老的9大标识之一,而NAD+不足则是引发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细胞核内的NAD+下降会严重影响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而细胞质中的NAD+则能够通过调控氧化酶和还原酶的活性,对线粒体进行保护。通过NAD+补充剂等方式恢复NAD+水平,则能在多种衰老模型中显著改善线粒体功能。
NAD+与氧化应激
NADH与NADPH间的相互转换,是细胞进行还原反应的关键资源,维持正常的NADH/NADPH比值,够显著缓解细胞的氧化应激,而NAD+则是该比值的核心调节者。此外,依赖于NAD+的PARPs和Sirtuins也都是重要的氧化应激调节剂。
NAD+与昼夜节律
Sirtuins对分子钟蛋白Cry,Per和Bmal的调控能力,是细胞维持昼夜节律的必要因素。

NAD+抵御衰老与癌症
NAD+与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代谢重编程
细胞在癌变过程中,为了增强对压力的抵抗和满足无限增生的需求,会将自身的葡萄糖代谢模式转换为有氧糖酵解。这种特殊的代谢模式会消将大量的NAD+转化为NADH,从而彻底改变细胞内的NAD+/NADH比值,这种转变会导致细胞生产大量ROS,造成更进一步的DNA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加速癌症恶化进程。
NAD+水平的降低还会影响PARPs和Sirtuins的活性,这两种NAD+消耗酶与癌症的关系目前尚不明晰:
●一方面它们能够提升细胞中基因组的稳定性,减少癌症进一步突变的可能性;此外,也有大量研究指出,这两种蛋白在多种癌症中都表现出了显著的过表达。因此PARPs和Sirtuins与癌症的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
● 另一方面,NAD+与NADH共同调控的NNMT和2-HG也是两种与癌症高度相关的关键蛋白。
NAD+与代谢疾病
NAD+水平在2型糖尿病、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组织细胞中有明显下降,而通过补充NMN和NR或改变关键代谢酶表达等方式提升NAD+水平,都能有效改善这三种代谢疾病的部分病理。

NAD+代谢异常与代谢疾病的关系
NAD+与肾衰竭
在小鼠的肾衰竭模型中,PARPs会被大量激活,造成NAD+高度损耗,同时,肾脏中的NAD+合成能力也会出现下降,两者相互作用引发了组织内NAD+水平的骤降,引发更严重的连锁反应。
NAD+同时也在多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NAD+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02
补充NAD+的治疗潜力
鉴于NAD+的减少是衰老和诸多衰老相关疾病的标志,因此补充NAD+成为了一种极具前景的抗衰延寿和疾病治疗策略。
目前提升NAD+水平的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利用NAD+前体对NAD+进行补充,二为通过抑制PARPs和CD38等关键的NAD+消耗酶来减少NAD+的消耗。
NAD+前体:NMN
动物实验显示,NMN能够迅速的提升细胞内的NAD+水平,并且安全性极高。长期摄入NMN能大幅提升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并将包括线粒体功能和基因表达在内的生理过程恢复至年轻状态。NMN还能大幅改善衰老引起的神经问题和认知功能。
虽然目前有大量证据显示摄入体内的NMN会立刻被多种器官迅速吸收,但这其中的实际机制依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另一方面,NMN的组织特异性问题也急需解决。
NR
在实验中,NR对NAD+造成的系统性提升效果十分出色,目前这款前体正在有计划的进行大量临床测试。更重要的是,NR的运输机制目前相对明晰,它可以直接通过ENTs被转入细胞,并被代谢为NMN后再转化为NAD+。
近期还有数家机构开始研发全新的还原型NR(NRH),试图进一步提升NR的稳定性,从而加强NR的功效。
NAM和NA
口服摄入的NAM(烟酰胺),绝大部分会先被肠道菌转化为NA(烟酸)。虽然NAM在治疗代谢类疾病中表现出了相当显著的功效,但是NAM的数项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它更广泛的应用。首先,NAM对SIRT1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其次,由于其特殊的代谢途径,长期摄入NAM会造成严重的甲基化流失现象。
NA在对于血脂异常的治疗效果优异,但由于这种物质对G蛋白偶联受体GPR109A的激活效果会造成皮肤潮红等不理想的副作用,再加之自身极强的组织特异性,在使用中也受到了诸多限制。
其他NAD+提升方式
运动、禁食、葡萄糖限制和热量限制等方式,都能有效增强生物体内关键NAD+合成酶的表达和活性,从而提升机体的NAD+水平。
目前减少NAD+消耗的策略主要集中于抑制PARPs(使用奥拉帕尼,尼拉帕尼等处方药物)和CD38(使用黑豆多酚和槲皮素等物质)。
总结
NAD+作为多种基础生理过程的核心参与者,影响着包括衰老在内的多种疾病。近年来大量相关研究的发表,很好的反应了NAD+在未来的应用中的优良前景。
PS.广告时间
原文阅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0-00311-7
共有 0 条评论